如何更好的理財,關乎到很多人的經濟問題,理財觀念好的人或者是家庭,其經濟收入也是非常穩定的,而對于那些理財觀念不好的人或者是家庭,其經濟收入并不穩定,所以,一個好的理財觀念是非常重要的,貸款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經常會遇到的一種解決經濟危機的形式,這種形式以放款速度快,審批嚴格等特點為主,而隨著這種貸款需求的增多,網絡貸款也逐漸多了起來。

很多網貸平臺都是可以提供一些小額的貸款的,而這種網絡貸款平臺的審核條件低,準入門檻低等收到很多人的青睞,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這樣的平臺貸款,當然,除了貸款以外,這樣的平臺也是提供很多理財產品的,而近些年,很多的網貸平臺因為貸款額度的問題與相關的安全問題等被相關部門紛紛取締,而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相信這樣的平臺。
以唐小僧等高返平臺為例,從以下兩種不同的獲客方式,或許更能直觀體現用戶在風險意識能力上的缺失。首先,如上線不到一年成交量就破百億的唐小僧,在獲取用戶手段上有自己獨特的“高明”之處。先是聲稱自己擁有所謂的央企背景,同時在電視等傳播媒介中植入廣告。如唐小僧曾經推出的“100元3天返50,1.3萬元37天返500”等高返利活動,層層包裝和廣告轟炸,為唐小僧贏得了裂變式的傳播效應,也取得了截至去年8月份注冊用戶超1000萬的“傲人”成績。
其次,與唐小僧類似的是,另一高返平臺聯璧金融采用“0元購”路由器、滿月后返現399元為賣點,吸引用戶在其平臺上投資。撇開這一操作本身的合理性不談,從受唐小僧影響的聯璧金融出現集中兌付現象來看,在同類平臺出現危機之時,用戶才意識到其中巨大的安全隱患,可見用戶對投資的風險評估依舊有一定的盲目性。由此看來,兩家平臺獲取用戶的方式雖然不一致,但可以肯定的是,最終使得用戶“愿者上鉤”的,還是高返傭這一巨大的誘惑力。
從這樣的事例可以看出,P2P網絡貸款以及理財平臺也是需要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核以后才能正是上線運營的,而對于一些皮包公司來說,這樣的平臺也是比較難入駐的,所以,對于消費者來說,想要獲得更好的理財體驗,應該選擇正規的網上理財機構,應該在進行投資或者理財之前查閱其相關的運營資質,只有有資質的網貸平臺才可以放心的進行投資理財。